月迹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迹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飞向月球》一课。这是一篇记叙性的科普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历,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全文共7个自然段。课文以“飞向月球”为重点,首先交代宇航员离开地球的时间和方法,接着写了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后宇航员们工作、吃饭和休息时的情形,最后写飞船接近月球,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阅读理解课文。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晚上,你有没有抬头看看晴朗的夜空中都有什么?
你知道月球上都有什么吗?
在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乘坐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开始了奔月的旅行,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齐读: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生字。
2.小组读生词。
3.开火车检查生词。
4.再读课文。
对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三、学习课文
1.课文的哪一方面的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
(师概括板书:飞船生活、太空美景、月球之谜)
2.学习2-3段。
(1)第几段写了在宇宙飞船上的生活?
自读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飞船生活的句子,小组中交流。
(2)师生交流合作学习的内容。
(3)课件演示飞船上的生活。
(4)指导美读。师生共同评价。
(5)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3.学习第4段
(1)指名读第4段。
你觉得太空的景色怎么样?
(2)课件演示月亮和地球图片。
(3)指导美读。
4.学习5-7段
(1)师对课件口述登月过程。
(2)第7段
学生自读课文。
强调容易读错的词语。
学生齐读。
四、总结
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过一句话:“课件出示: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你明白他的意思吗?
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也会飞向月球!
五、布置作业
了解关于太空的知识。
月迹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无尽的宝藏,也是流淌在生命长河中不竭的源泉。初一学生刚告别童年生活,对“童年”这类话题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月迹》一课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品味学习课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外,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家笔下童年的情趣,引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借助注释、字词典阅读课文,引导他们置身阅读情境,联系自己童年生活中有价值的事情,展开联想,并因势利导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语句,揣摩表达意义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1、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
三、整体感知
四、深入研讨
五、课外探究
六、布置作业
七、课堂小结
1.导语:月亮一直是我们的话题,无论是在古人的吟诵中,还是在今人的赞叹中,她总是充满着神秘,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2.引导学生回忆和背诵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3.续导:今天,我们将随着贾平凹去追寻月的足迹,看看你能从这篇散文中获得哪些认识。
1.学生通过查找的资料,对作者贾平凹进行介绍认识。(教师可进行补充说明) 2.检查字词。
1.引导: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但有一条线索将文章材料组织起来,学生自由讨论并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不强求唯一答案)
2.品味语言:说说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谈谈你喜欢它的原因。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和讨论。)
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1.阅读有关写景抒情的散文。
2.要求运用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自选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了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培养了学生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希望同学们能进行阅读拓展,进一步强化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1.听老师导入,思考。
2.回忆并背诵。
3.听老师续导。
1.学生汇报。
学生讨论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充满对新知的深厚兴趣。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行文线索。
在教师点拨和启发下,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进一步感悟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情感,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月迹
屋中之月——失望
院中之月——争执
沙滩之月——满足
寻月追求美
景 ……此处隐藏6444个字……特色。
③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袅袅”,形容花香,将无形赋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的踪迹了;“淡淡的”写出香气似有似无;“痒痒的”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④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酥酥地”,既有形状上的“碎”,又有触觉上的“软”,一个酒杯中荡漾着的月影被写得似乎可以触摸到,也可以感觉得到;“使人可怜儿的样子”是儿童心理感受,写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⑤月亮是个好。
—“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直接把月亮和“好”联系起来,用童真的语言表明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⑥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教师要边引导学生品味,边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师生对话,探究“月迹”
1、自由朗读课文。用“?”标出疑问处。
估计会提到以下问题:
⑴开头第一句话与主题无关,能否去掉?
⑵“月亮是这么多的”这是为什么?
⑶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
⑷文章说“我们都满足了”,满足了什么?
⑸为什么说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2、教师相机整合为下边几个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⑴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⑵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
⑶“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怎么理解? 3、速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4、交流成果。明确:
⑴“不觉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满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⑵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而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⑶很有诗意的回答,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长天为纸月为印,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贴切新奇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
5、教师小结。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二、质疑问难,反思“月迹”
读完本文,我们最深切的感受是: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美。那课文中的“美”你有没有完全读懂?经过刚才思维的碰撞,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疑问?
三、联系生活,丰富“月迹”
1、中秋节,你就在这一群孩子中,你们一起盼月、看月、寻月、议月。讨论“月亮是个什么样呢”,你会怎么回答?
2、生活中,你寻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
教师总结:同学们,时光带走你们的童年,让你们长大;岁月增长你们的阅历,让你们成熟。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四、课外探究
阅读贾平凹《对月》一文,与《月迹》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文章?为什么?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
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