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月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月日》教学反思1《年月日》这样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但比较生活化。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我结合上《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本课我分四层组织学生学习的:
一,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值得自己记住的日子,引出课题。
二,观察年历卡,主动探索年,月,日的知识。
三,巩固拓展,推向生活。
四,作业练习,整节课以探索为基础,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氛围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乐趣。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留给学生探索空间。
让学生统计年历卡,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想探索,把他们拉进探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的活动。教师转换了角色,只为孩子投身自主探索营照宽松和谐的场地和服务。
二,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空间,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和四年一闰年的规律,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识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更多知识,扩大知识面,因此,我提供了电子年历卡,宇宙运行的光碟等把抽象的变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学到了有关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识。
三,重视拓宽,增强情感体验。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数学生活化”,所以我在第三层的教学中设计了生活中一些有关年月日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应用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总之,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全面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就要优化我们的课堂,创新我们的课堂。
《年月日》教学反思2《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对年月日又多少有一些了解。怎样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将这么多知识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突破教学难点,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多次教学设计。最终是按照“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整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三步来设计的。现从成功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反思。
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分享中共同探究。
这节课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探究大月、小月,第二次是探究平年与闰年。两次活动之间是用判断大小月的游戏连接起来的。对比两次活动的设计,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观察—记录—发现—分享交流”来进行的,但又没有重复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分享范围的变换和节奏不同。第一次活动记录时同桌共同记录,四人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分享;第二次活动先是全班共享二月份的天数,再同桌交流发现的规律。由于全班共有的资源较多(12年),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四年一闰。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这是比较欣慰的一点。回想刚开始设计活动一时,我是按照教材先填写了20xx年和20xx年两年的年份,又用20xx年和 20xx年两年验证了一下学生的发现。由于年份较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说服力也不强。活动二也是我给了学生连续8年的二月份天数,学生记录在表二中。学生没有自己找二月份天数的乐趣,有一种被迫配合老师的感觉。如果每人都来完成12年的每月天数的统计,又太耽误时间。在这次设计时,我给学生每人准备了 20xx年至20xx年中某一年的年历。随着年份的增多,学生特别想知道这么多年份中相同天数的月份是不是每年都一样,因此在交流环节都听得非常认真,看得也很仔细,对大小月的认识比只有四个年份时更加清晰。闰年的探究也是因为每人都有当播报员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年份的增多,也更便于学生观察出四年一闰。12年的年历不仅便于学生观察,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学会了合作处理大量信息。全班的分享有力地提高了课堂的探究效果。
第二个成功之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要在导入部分和巩固练习两部分来感受。
从学生熟悉的自己的生日到不熟悉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日与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拓展环节学生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不足之处。
老师方面:在发年历时虽然考虑到同桌的最好不要是同一年的,但少问了一句,导致第一次探究时有同桌拿的是同一年的年历,不便于对比,虽然最后调整了,但孩子已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填完表一了,有点不甘心,情绪稍有影响。以后考虑要周全,还要落实。
学生方面:全班交流时个别学生声音太小,需重复表达,耽误时间。以后在语言表达方面还要加强训练,提高分享效果。
《年月日》教学反思3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感悟到这次教学比较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用创造引发了创造。
一、巧变教材,萌发创造之苗。
原有教材中只提供了几句平常的话语,人为地为学生提供了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这样的问题,其实学生通过读课本就好像明白,但书本合起来,便一无所知,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我从现实性和趣味性角度出发,创设了一个师生合作学生报年份,教师报闰年、平年的具体情境,把课本上枯燥的几句话嫁接给学生留下悬念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判断呢?在生活经验和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所给年份上是平年还是闰年,好像一下子找不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已有知识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得想个新办法”,就成为每个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格,在这种强烈的探索欲望驱使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二、巧用教材,催开创造之花。
我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请位同学把自己从表格中及师生刚才所做的游戏中发现的规律说出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说出的规律是:
(1)4年里就有3个平年一个闰年。
(2)每3个连续平年之后就有一个闰年。
(3)一个闰年前面或后面就有3个平年。
……此处隐藏7305个字……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还可以用拳头法。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备课时预设的不够充分,以致课上出现的突发情况应对不够及时,解决繁冗。
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给予评价。
3、左拳记忆法在讲授时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会比直接用手演示的效果好。
4、本节课练习较少,学生动笔的不多。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年月日》教学反思13年月日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我首先从介绍年历入手,孩子们对年历的认识只是有个大致印象,对会不会看,怎么看并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我决定从认识年历开始,然后再圈出自己的生日。再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a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b了解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能正确记忆。
再一个环节就是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时候。当我提出大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的时候,没想到同学们大部分都能说出“一三五七八十腊”,我再直接给出“三十一天永不差”,大月就顺利记住了。后来我又介绍了另一种记忆大月的方法:“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是大月,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之后找双数”。至此,孩子们对大月小月已记忆的差不多了。
我在介绍拳头记忆法的时候,讲的就相对快了一些。我觉得只要孩子们能准确记忆大月小月,了解一下拳头记忆法就可以了。也没多想,就直接进行当堂训练环节了。事后想想,对于课本中明确出现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明解了解并掌握。我在讲课的时候,老是担心学生说的太浪费时间,或者担心学生说不到点上。忘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的相信学生,要“以生为本”。让他们先通过自学解决一部分,然后再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生,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能解决了的东西,课堂上就不用再重复了。老师只是对一些学生不太明确的知识点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年月日》教学反思14《认识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教学这么多新的知识点呢?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呢?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比如猜谜语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习。在练习环节出示问题。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如此贴近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并借机练习大月小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习。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出示以全班集体照为背景的月历,让同学们兴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数学课,制作月历,为下节课知识作铺垫。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练习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再就是课的容量大,拖了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年月日》教学反思15年月日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正确区分易混知识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经验,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对知识的系统理解。本课教学抓住以下两点:
1、密切与现实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经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出课题。通过观察年历,找出“小秘密”,进一步感受年月日的关系,认识31天、30天的月份各是哪几个月,2月份是多少天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年月日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在年历中圈出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自己喜欢的日子等,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时间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年月日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现实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在不断的感受与体验中丰富已有的经验,争取认识年月日的相关概念。
2、加强引导,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本人设计了不同的数学活动,给了学生充分探究、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主动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系统理解知识。如通过找出不同年历中的“小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汇报,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在教学记住每月天数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你有什么方法能很快记住每月的天数呢?”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介绍速记方法。
总之,本节课,自始自终体现创设现实的、学生熟知的活动情境,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学生轻松愉快完成教学。
文档为doc格式